close

疾病、動物、國家安全
類鼻疽症、禽流感、豬鏈球菌感染、狂牛症……,炒熱一夏新聞的各種「超級傳染病」,讓想安心度暑假的台灣人,擔心得哪兒都不敢去旅遊。

台南、高雄爆發類鼻疽症,至今近四十人感染,七人死亡。

泰國、印尼、越南七月底還不斷傳出禽流感新病例,至少已有一百零八人感染,死亡人數達五十九人(死亡率五四%)。

四川、雲南的豬鏈球菌感染,短短一個月有二百多人感染,近四十人死亡。來自中國第二大豬肉產地──四川的病菌,已經流入遠在幾百公里外的香港,兩人染病死亡。

美國七月狂牛症的消息,除了讓台灣牛肉市場一度緊縮,更讓到美國旅行的人對著餐館裡的牛排興不起胃口。

各國紛紛呼籲要防堵來自發病感染地區的食品、用品、甚至要求嚴格檢驗從這些地區來的人。

台灣也嚴陣以待。

甚至,八月初新出爐的「國家安全報告」中,將禽流感列為威脅國家安全的重大項目之一。

在這場人與病菌的安全防禦戰中,衛生署提出「因應流感大流行準備計劃」,預估四年內,投入三百億台幣,儲備疫苗和藥物等醫療物資。

然而,在不斷強調人身安全的出入境管理、病體採檢、疫情調查、就醫流程……的作戰計劃中,卻竟然遺忘了這個恐怖威脅中的重要主角──動物。

都是動物惹的禍?

以上每種超級傳染病,幾乎都來自一種原先流行在動物間的微生物。
但在自然野地快速被開發、人與動物間距離縮短、財富帶來的口腹之慾高漲、及無所不至的全球化流通等新條件下,動物成為兇猛的帶原殺手,各種細菌和病毒,突然越過原先的宿主,躍身到還沒有抗體的人類新宿主身上。

禽流感H5N1病毒,雖然一直在野鳥群中盛行,一旦進入擁擠、易重複感染的養雞、養鴨場後,病毒不僅開始一場快速的自我強化鍛鍊,更從此進入人的食物鏈,產生人傳人的新變種。

豬鏈球菌原來是種容易控制的感染,很少大量傳染。但在中國第二大豬肉產地的四川,每家戶都開始養豬,以供應大陸十億人口對「吃肉」快速增長的需求。中國去年宰殺六億一千八百萬頭豬。四川小農戶在豬染病死亡後,捨不得丟棄而分食之,造成大量感染與新變種。
類鼻疽症的感染源雖然到現在還不確定,但爆發疾病的二仁溪沿岸,以往是口蹄疫病死豬大量掩埋所在,可見土地消化毒物的能力有限。
狂牛症、SARS、伊波拉、愛滋病演化的故事,跟這些新疫病大同小異。

畜牧業近年來的快速成長,更加深了新疫病產生的風險。

根據國際食物政策研究院指出,未來二十年,開發中國家的動物生產量,將呈倍數增加。

儘管現代養殖業對大量生產食物、降低食物價格有很大的貢獻,但集中飼養的感染風險,以及為提高經濟效益,改變動物傳統飼料的做法,都增加了新病變的發生。

人類為此付出的實質代價也不小。生物經濟研究協會統計指出,一九九○年中期開始,從家畜養殖產生的新疫病(狂牛症、口蹄疫、禽流感等),已經帶來一千億美元以上的經濟損失,SARS就佔其中一半。

認清動物是這些疫病的主要根源,是應對層出不窮新傳染病的要旨。

國家安全需要新解

衛生署在「國家安全報告」中,將人與動物的處理切割開來,也許對防堵這一次禽流感全球大流行有效。但是對不斷從台灣鄉間新生出來的新疫病,卻幾乎毫無招架之力。

新的作戰計劃中,衛生署、農委會負責人與動物健康的單位應共享資源,創建新的資訊平台、並合組疫病特攻隊。

此外,投入更多資源培養人醫、獸醫間的合作,共同發展有「全觀」(holistic)問題解決能力的人才。南韓首爾大學獸醫系胚胎複製大師黃禹錫的團隊,就有一半是人類醫學專家。

因為,國際經驗證明,顧好養殖動物的健康,對野生動物與人類的健康都有好處。

今年在紐約舉辦的一場人畜共通疾病研討會中,全球來的人、動物醫學、保育專家會中提出跨領域、國界的安全建議「The Manhattan Principles」,第一條就是「承認人類、養殖動物、野生動物的健康是彼此相連的。因為在這個互連的食物鏈、經濟圈中,維持動物的多樣性對人類與地球未來的健康,有關鍵影響力。」

對見證過SARS風暴,經歷每逢颱風下雨、地震山崩必有大量傷亡的台灣人民來說,這種要求整體解的安全呼籲,應該不只有切膚之痛的沈重,更是非做不可的急迫。

本文章出自於:天下雜誌第329期26頁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地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